FZ_T 42007-2014 生丝氨纶包缠丝
ID: |
345EBE7ABC3A419D89AB1024A6728780 |
文件大小(MB): |
1.33 |
页数: |
1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17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59.080.20,W 42 FZ,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42007—2014,代替 FZ/T 42007—2001,生丝/氨纶包缠丝,Raw silk/spandex wrapped yarn,2014-05-06 发布2014-10-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FZ/T 42007—2014,刖 B,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FZ/T 42007—2001,与FZ/T 42007—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生丝/氨纶包缠丝的定义,强调芯纱处于一定牵伸倍数下被拉伸状态;,一修改了生丝/氨纶包缠丝的公定回潮率以生丝、氨纶的干重实测混合比例加权计算;,ーー修改了生丝/氨纶包缠丝的实测回潮率下限;,— —增加了纤维含量允差考核要求;,— —增加了线密度变异系数物理指标;,— —修改了断裂强度计算方法,改为平均断裂强力与平均线密度之商;,ー增加了分别考核双包的生丝/氨纶包缠丝内、外层的纱线包缠度变异系数、包缠度偏差率等物,理指标的规定,本标准由中国纺织エ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1)归ロ,本标准起草单位: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临安织造分公司、德清朱氏丝绸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伍冬平、盛建祥、潘璐璐、俞丹、孙锦华、朱建忠,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T 42007—2001 0,I,FZ/T 42007—2014,生丝/氨纶包缠丝,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丝/氨纶包缠丝的术语和定义、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评定包缠方式为单包、双包的生丝/氨纶包缠丝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98—2008生丝试验方法,GB/T 2543.1—2001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GB/T 3916-1997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 4743—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GB/T 6529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693 纺织品,FZ/T 01053 纺织品,纱线的标示,纤维含量的标识,FZ/T 010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生丝/氨纶包缠丝 raw silk/spandex wrapped yarn,以氨纶长丝为芯丝,通过包缠エ艺,把生丝呈螺旋状包缠于以一定牵伸倍数被牵伸的芯丝表面的复,合丝,3.2,包缠度 wrap twist,生丝呈螺旋状包缠于芯丝表面的疏密程度,4标记,4.I 生丝/氨纶包缠丝的标记,4.1.1 线密度:以旦尼尔或分特克斯为单位,符号den或dtex,4.1.2 丝线组合:外包丝/芯丝表示,4.1.3 包缠方向:按GB/T 8693规定执行。符号用“S”、“Z”表示,4.1.4 包缠度:以每米之圈数表示,4.1.5 符号:,1,FZ/T 42007—2014,a)长丝符号:f;,b)包缠加工符号:BC,4.2 生丝/氨纶包缠丝的标记排列顺序,原料名称线密度长丝符号长丝根数丝线组合包缠方向包缠度和包缠加工符号,示例1:,生丝 20/22 den(22.2/24.2 dtex) f2/氨纶 20 den(22.2 dtex) fl Z 1 500 BC:,表示2根20/22 den(22.2/24.2 dtex)生丝合并后以Z向包缠于1根20 den(22.2 dtex)氣纶长丝,包缠度1 500圈/m,示例2:,生丝 20/22 den (22.2/24.2 dtex) f2/[生丝 20缪则辞您分廳 空;)_f2/氨纶 20 den (22.2 dtex) fl S 1 700 BC] fl,Z 1 300 BC,表示先以 2 根 20/22 den (22.2/24.2 dte磔^OC,向 1 700 圈Tホ,作芯丝,再用2根20/22 den(?£2/2燮dtex)生丝以Z向包缠,包缠度为1 300,5要求,5.1回潮率,5.1.1 公定回,生丝/氨,式(1),计算刍,仑包,果あ,均求得,见,确到小数点后一位,AjRi + A.2R2,(22.2 dtex)氨纶丝;然后以其,式中:,R ——生丝/氨纶包缠丝公定回潮率,%,一生必的干量实测混合比例;,Ri——生丝的公定回潮率,%;,A2——氨纶的干重实测混合比例;,处——氨纶的公定回則率,%,注:生丝的公定回潮率为i假可潮率为1.3%,5.1.2 实测回潮率,1根2,率,(1 ),生丝/氨纶包缠丝的实测回潮率不得低于7.0%,不得超过13.0%,5.2 生丝/氨纶包缠丝的物理指标,生丝/氨纶包缠丝的物理指标见表1,表1生丝/氨纶包缠丝的物理指标,项目规格,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纤维含量允差(绝对百分比)/% 按FZ/T 01053执行,线密度变异系数/% < 2.5 3.5 5.0,2,FZ/T 42007—2014,表1 (续),双包的生丝/氨纶包缠丝的内、外层的包缠度偏差率、包缠度变异系数分别计算,并以低的ー项指标值定级,项目规格,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包缠度偏差率リ% <,<1 0……
……